高教前沿
“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6年01月11日    来源:宣传统战部      作者:      编辑:    审核:    点击:

 

 

许明欣  郭瑞苗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运城;044000)

摘  要:“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提出新的要求的背景下,对学生技能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本文结合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和实施“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就如何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字: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构建适应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求的质量评价体系,特别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评价体系,一直是所有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许多高职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围绕这个课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但真正做到高职教育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项目化,评价过程科学化,评价结果实效化,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本文结合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和实施“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就如何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效果进行探讨。

一、“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技能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大素养的目标,并提出了构建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理念,所培养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即达到有专业技能特“长”,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基础,有较“宽”的人文素养知识面的这样一个长宽高的“立体型”高职人才。(如图1所示)     

这个立体型三个“面”中的技能素养“面”是由若干能力“线”和一些基本能力“点”所构成。这源于这个学院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思路,确定了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基本能力。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从岗位(群)-工作过程分析-岗位能力确定-核心能力确定的逻辑关系,分析确定了“精操作,会维修,知工艺,能编程,懂管理”的专业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工程语言能力”、“基本工艺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基础设计能力”等4个专业基本能力,而每一个专业基本能力又分解成若干能力“点”,根据能力“点”培养要求,确定对应的课程,从而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将每一个专业基本能力在“点”的基础上确定为能力“线”,而由这4个专业基本能力“线”构成了技能素养“面”。同样按照这个思路他们又构建了职业素养“面”和人文素养“面”,从而形成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的思想。(如图2所示)

(图2机械技术专业类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表)           

二、“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构建

为了保障“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和效果,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点、线、面、体”立体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对“点、线、面、体”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监控和评价。由过去的教师重点考核学生学习成绩,改革为重点对教师课程教学效果,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和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具体构建和实施的做法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介绍如下。(如图3所示)

 (图3 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图)

    (1)对教师的课程教学效果以学院为主体,由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进行“点”评价。如针对大一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所对应的零件识读、绘制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点”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从而对教师的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对专业基本能力培养效果以企业和学院双主体,由企业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进行“线”评价。如针对大二学生,对专业培养要求的工程语言能力“线”培养情况,通过考核学生对机械部件装配图的识读能力(在装配图上选取部分内容测试学生的识图能力、零部件分解能力以及工具手册使用能力等)和零部件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的掌握情况,从而对教师团队(机械制图与CAD绘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课程主讲教师构成)的课程教学效果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效果进行评价。

  (3)对专业人才技能素养的培养效果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人员进行“面”评价和对专业技术技能培养成果进行“验收”。如针对大三学生的技能素养“面”,利用一个难易程度适当的零部件加工过程,对学生零件图的识读能力,毛坯的选择,加工设备选择,刀、夹、量、辅具使用,工艺路线拟定等工艺实施能力,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能力,机加设备操作能力进行全面考核,通过对学生经过三年学习对机械类专业所应具备的工程语言能力、基本工艺实施能力、操作能力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对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进行“面”验收。

  (4)在对学生技能素养考核的过程中,进行学生“6S”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职业素养考评。与此同时对学生的人文知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职业礼仪、审美情趣等方面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考核。技能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个素养“面”考核的进行实际上就完成了“体”考核。这三个素养“面”的考核除技能素养“面”考核以企业人员为主体外,其余所有的考核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均全程参与,真正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全方位对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和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体”评价。

三、“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实施过程中需注意解决的问题

1.改革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实现由过去的教师重点考核学生学习成绩,改革为重点对教师课程教学效果,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和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从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保障样板抽取的客观性、代表性和普遍性。进行“点、线、面、体”验收时采取对专业班级学生抽样考核的方式,原则上按照班级总人数的10%的比例进行样本选取。在抽样环节,为了保证样板抽取的科学性,在综合考虑学生性别、文理科、家庭背景、入学成绩、学生干部、参加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奖学金、本科目成绩等11项因素的基础上,由学院数学教研室建立专门对应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PHP+MySQL开发的基于B/S架构的软件系统实现样板抽取工作,为样板抽取工作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科学规范抽样,使抽取的学生及考核结果具有代表性。

3.切实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评价。如在“线”评价考核中,各个试点专业全部由企业技术人员按照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标准进行考核,站在企业角度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反应学院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对接的情况。

4.注重引入学生及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在评价主体构建方面除引入企业、用人单位、教师代表外,还注重引入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参与评价,通过让他们参与其中,知道学校在干什么,教师在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应该达到什么目标。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使学生和家长实实在在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大学生活。

5.进行配套制度建设及相关课题研究。建立与“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改革相适应的配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如《加强教学活动中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ABC等级评价制度》等,从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培养和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考核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培养效果为着力点,促进教师高职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能力的提升。同时,学院组成了“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课题研究小组,进行《“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评价样板抽样方式的研究》、《“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及《“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深化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实施的思考

  1.切实实现了对教师课程教学效果,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全方位评价。“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实施,由过去的教师考学生的单一考核方式,变为教师考核学生,与“企业、学生、家长、教师、用人单位”组合的多元评价主体考核教师课程教学效果,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双向”考核评价“验收”。   

    2.切实让企业和社会真正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是由企业、学生、家长共同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验收,促进学院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亲缘”关系。如印刷工程系与天津华明集团通过评价机制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华明班”冠名班,由企业提供全额奖学金,并派出“企业代表”对冠名班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指导和验收。促进家长对学院、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关注和参与,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学生技能和素养的培育。促进用人单位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及时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调整课程内容及培养方式。

3.切实提升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通过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时发现教师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改善和调整,从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同时通过评价机制的实施,及时发现教学组织与教学环节管理方面的疏漏与问题,使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及时进行整改,从而提升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对课程教学效果、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及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评价,使课程教学质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得到及时调控,从而真正切实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五、“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1.样板选取时综合考虑的11项因素、样本选取的比例等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与完善。如11项因素中的“入学成绩”因子可以改为考核课程的“前置课程成绩”。

2.还需加强对“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完善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效果评价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是一项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项目化,评价组织信息化,评价结果实效化的一套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操作性,考核性以及评价主体多元性这样一个具有高职特点的评价机制,对于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高效能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耀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

    [2]卢兵.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督导机制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3]李娟,刘丹.基于闭环评价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机制研究[J].教师,2013(11).

    [4]孙家峰.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J].职教论坛,2013(8).

    [5]马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探索研究[J].科技风,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