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厚重,交通优势明显,被誉为“农耕之源”“岐黄故里”“能源新都”“数算枢纽”。这里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近年来,“中国算谷·智慧庆阳”的品牌愈发响亮。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所高职院校,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秉承“明理求真、精工致用”的校训,倡导“勤学善思、砺炼笃行”的校风,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新机遇,主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适应“东数西算”工程及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以创新管理机制、优化专业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产业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打造陇东职业教育新高地。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近10年间,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办学规模实现了从“千人到万人”量的合理增长,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职到高职”质的有效提升。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甘肃省第二届文明校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甘肃省新时代语言文字示范校”,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甘肃省工匠学院、首批甘肃省职业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全省唯一的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等。
短短10年间,能够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实属不易。回顾学院的历史,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庆阳市工业学校(庆阳市技工学校)、庆阳市财政学校、庆阳市商业学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庆阳市分校和庆阳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先后在这片热土应运而生。通过整合5所中专学校的办学资源,于2014年10月获得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2015年4月通过教育部备案,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自此,陇东地区迎来了一所全新的高职院校。如今,学院已走过50余载。一代代庆阳职院人风雨兼程、薪火相传,不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栉风沐雨育桃李,踔厉奋发谱新篇。目前,学院有教职工584名,其中教授、副教授65人,“双师型”教师198人,“陇原人才服务卡”持有者7人,研究生学历95人;拥有在校学生1万多人,先后培养1.9万余名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短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万余名。学院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信息系、能源化工系、智能工程系、公共管理系、文化旅游系、教育系和技师学院(中职部)8个教学单位,开设石油工程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44个高职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此外,庆阳技师学院与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庆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实行“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管理模式,2011年成立以来累计培养高中级技工2000多名。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岗课赛证融合,深入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以积极承办和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为抓手,不断完善岗课赛证制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大赛成果展示和综合育人作用,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用大赛检验教学成果,让教学历练专业技能,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刚刚落幕的2024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学院3名参赛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取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学院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2人在中国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赛项中获二等奖、1人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获二等奖、1人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获三等奖,460余人在各类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学院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己任,主动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紧盯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专业跟着市场走,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协同发力,按照“突出产业属性、强化地方属性、展现时代属性”的改革举措,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资源,明确人才培养及特色专业建设方向和重点,倾力打造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机器人、智能建造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信息技术类、能源化工类、智能制造类专业,全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好服务于行业、产业、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学院已培养毕业生近2万名,培养科技大师、学术带头人、行业专家等23人,2人获“甘肃省技术标兵”荣誉称号,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