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精神,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构建教育类专业“园校接轨、工学交替、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我院教育类“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和教育类专业群建设,促进学生高质量实习就业,对接服务庆阳经济发展战略,10月27日上午,学院在多媒体报告厅举行教育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校校(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学前教育专业师生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庆阳市教育局正县级干部窦兴文,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王君副书记、王璇博士、西峰职专教务处田霄主任,西峰职专、环县职专、镇原职专、庆城职专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深圳、北京和庆阳市的14个幼教机构董事长、园长应邀出席会议。副院长白旭宁主持大会。


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徐李平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他希望通过成立教育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学院教育类专业建设在改革创新中长足发展,真正做到专业建设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变“动”,职业技能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走”,课程设置围绕着企业人才和岗位群的需求“转”,希望专业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参谋部、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的作用,促进学院教育类专业建设迈上提质培优的发展阶段,再上一层楼。

会上,副院长李效鹏宣读了《关于成立教育类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院长张武德向3名客座教授颁发了聘书,并与陇东学院签订了校校合作协议、与深圳雏鹰教育集团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与会企业代表深圳百效联盟教育集团总经理文华敏致词,表达了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心愿。7个幼教企业慷慨解囊,为艺术教育系捐赠价值50万元的钢琴,用于实训室建设。

市教育局正县级干部窦兴文在会上讲话,他说近年来庆阳职业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改革创新和“招生就业一盘棋”,特别是教育类专业发展成效显著,为全市学前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推动剂”,呈现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分散、院校之间培养能力和培养水平参差不齐、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学院牵头成立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立意深、起点高,是多边合作、大融合。他对学院发展提出三点希望:希望学院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希望学院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平台作用,着力打造全市教育类拳头专业、特色专业,带动专业群发展和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希望学院不断建立健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在提升专业水平、促进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庆阳市职业教育提质发展。

院长张武德在讲话指出,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对我院教育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资源库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考证、就业指导等方面都有指导性的作用。同时,他结合学院教育类专业群建设和校企合作工作实际,给出了三个发展方向:一要苦练内功,着力提高专业群建设水平。巩固好学前教育这一“基本盘”,下好教育类专业“先手棋”,聚全院之智攻坚克难、集全院之力统筹推进,建设好教育类专业群,引跑学院其他专业快速做大做强,弯道超车,集群发展。真正把建设成果内化到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上来,实现学生“人人成才、人人出彩”,为当地教育尤其是幼教事业发展加油添力。二要主动对接,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招生工作是学院的头等大事,生源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就业工作是学院的重要工作,“出口畅才能带来入口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学院得以走得快、走得远的关键。他希望校企双方找出最佳结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加强联系与合作,精诚团结,通力协作,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形成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真正实现校企、校校互利共赢。三要聚焦目标,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院于今年7月启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在艺术教育系先行试点,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工学交替作为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让工学交替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做到学做合一,达到理论融于实践。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近距离全方位跟岗锻炼,掌握幼儿教育的核心技术,为将来顶岗实习和就业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会后,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召开了教育类专业群建设座谈会。张武德向专指委成员颁发了聘书。各位专家就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幼教市场的人才需求规格、“三教”改革等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研讨。


七家教育类企业还深入艺术教育系学生中,就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企业文化以及实习就业事宜进行了详细宣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