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提升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学院于10月20日在树人楼会议室举办课程思政微课比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罗伟,通识教育教学部党支部书记张正贤,学前教育系主任胡霞,经济管理系主任帅勇刚,现代服务系主任郑祎林,教务处副处长刘丽,体育系副主任张丽娜,数字信息学院副主任付涛,机械工程系副主任王佩蓓,建筑工程系副主任王国华,文化艺术系副主任段昌平,能源工程系副主任李吉奎担任此次比赛评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鹏辉担任评委组组长。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婕,教务处处长杨琳出席了此次活动。







比赛开始,杨琳对此次比赛作了要求。课程思政选题非常重要,要有深度、难度、广度且通俗易懂,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要自然,润物细无声,使“育人”贯穿于课堂始终。希望评委组能依据评分标准,结合各参赛作品的设计方案、微课视频,对各参赛团队的选题、设计思路、思政元素和融入方式、数字化技术应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优中选优,以推选出一批示范性课程思政微课。
此次课程思政微课比赛,共有来自9个教学单位,17个参赛作品参赛。参赛作品涉及17个高职专业,9个专业大类,覆盖学院三大专业集群。各参赛作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将坚定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并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展现出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采。经过激烈角逐,蒙源、李荣教学团队分别获得一等奖,王苗苗、韩洁、任帆和南小平教学团队分别获得二等奖,郧丽娜、黄丫丫、李军瑞、赵超和何东教学团队分别获得三等奖,白皓文、王晓文、段晓东、王鑫、李怀宝及李浩教学团队分别获得优秀奖。
刘鹏辉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综合点评:各参赛作品立意创新,文本规范,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较高,凸显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和数字化教学成果。并给出三点建议:一是要立足立德树人根本,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二是在微课教学中,突出教学内容的完整性,避免教学过程的过度设计和表演性。三是强化对微课的理解,利用教学资源库收集典型案例,学习和掌握微课制作技术。
王婕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比赛给予肯定并指出,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本领锤炼。希望广大教师以此次课程思政微课比赛为契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我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各教学单位也要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积极探索数字化思政育人新方法、新途径,打造学院“三全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