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新师之路璀璨启程
刚入职还没有做好准备,面对每周16节的课程,每授课学生都在100人左右,有种初出茅庐,力不从心的感觉,对于应该如何教学、如何教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没有充分的认知,只能是硬着头皮上,我是一个非常害怕在公众场合表达的人,为了克服紧张,第一次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把PPT投屏在家里的电视上试讲了三遍,第二天上课站在讲台上,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和责任,此后,讲台成为了我与这些青春活力交汇的地方,也是我心中无尽的责任与使命所在。
因为前面说我是一个非常害怕在公众场合表达的人,入职不久就是教师节,有幸被学校安排在教师节座谈会上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我又是度过了几天的紧张与焦虑,写完发言稿写完之后一有空就拿出来读,生怕到时候“丢人”。教师节座谈会上,在众多领导与同事面前发言完,得到了领导、前辈们的鼓励,这对于我是一次非常大的激励,也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回家路上看到出租车车顶广告牌上也在宣传庆祝教师节,内心对于自己的职业又增添了一份光荣。
随后在9 - 10月份参与了学院组织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活动”,先后去了5所学校观摩思政示范课,出去听课比在学校闭门造车收益要快得多,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不足而上进,参加的每一次活动都有很多进步与收获。

第二部分 立足课堂精雕细琢
在教学上,非思政专业的我,在努力弥补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差距,甚至想做得更好,要把思政课上好确实不容易,有配套的课件、逐字稿确实可以讲,但内心总有一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就是老师讲的激情澎湃,学生似懂非懂,比如说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供给侧结构改革”?甚至一个知识点重复2 - 3遍还是会有学生不懂。
学生大多数会觉得这是一门“水课”,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总在想能带给学生些什么,能不能给学生带来一些受用一生的有意义的东西?
上课过程中我发现结合学生的专业去讲思政课效果会明显提升,比如在给学前教育班上课的时候,讲到民生领域的幼有所育,我会结合2024年11月8日通过的《学前教育法》,讲到学前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大民生工程,该法中强调全社会应当尊重幼儿园教师,确保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目前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发展,也是实现教育强国的有力保障。在给能源化工系的班级上课时,讲到生态文明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时,也会给学生将2024年11月8日通过的《能源法》中的亮点进行解说,面对目前能源系统多元化迭代、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能源供需多极化格局等特征,要构建现代化的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有序替代化石能源、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等,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
或许在思政课堂上,让学生去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手握辩证法的工具、勇于追求梦想与真理,让思想不断丰富、人生更有意义。这才是思政课老师的意义吧。

第三部分 聚沙成塔厚积薄发
这一学期,我收获颇丰。由最初的被课程撵着,被时间推着到现在的能提前思考,详细安排,主动去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而这得益于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各种公开课、青蓝工程结队,让我在教学方面茅塞顿开。一次次的磨课、一次次的公开发言,一次次的准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改正、学习,完成蜕变,最终收获成长,这些也都得益于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个人的奉献都弥足珍贵,学院强专升本、达标进位的道路,也需要所有老师共同付出,我作为青年教师,更应该踏实做事、认真干事,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建设学院,谢谢。